电影幼童[乌鸦解说]

幼童[乌鸦解说]

影片信息

  • 片名:幼童[乌鸦解说]
  • 状态:已完结
  • 主演:未知
  • 导演:胡劲草/
  • 年份:2004
  • 地区:大陆
  • 类型:电影解说/
  • 时长:内详
  • 上映:未知
  • 语言:国语
  • 更新:2023-10-17 16:48
  • 简介:  他们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学生。公元1872年到1875年间,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一百二十名学生赴美国留学。这批学生出洋时的平均年龄只有十二岁,因此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——留美幼童玉女心经  130年以前,这批幼童远涉重洋,被送到了太平洋彼岸一个建立尚不足百年的年轻共和国,开始了他们计划长达15年的留学生活。他们被分配到了美国东北部新英格兰地区的四十多户美国人家中,快速适应着在美国的生活。他们以惊人的速度越过了语言障碍,成为各学校成绩优异的学生。同时他们也迅速适应了异国的文化,脱去了长袍马褂,活跃在各项体育运动的赛场上。  他们是美国哈佛大学、耶鲁大学、哥伦比亚大学、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,他们和美国大文豪马克吐温比邻而居,曾受到美国总统格兰特的亲切接见。十九世纪末,当世界格局发生剧烈变化的时刻,他们恰好被送到了那场工业革命的最前沿。  然而当半数孩子开始了他们的大学学业时,大清国却突然提前终止留学计划,全部留美幼童被招回国。  这批饱受欧风美雨熏陶的学子是中国矿业、铁路业、电报业的先驱。他们中出现了今天清华大学、天津大学最早的校长,出现了中国最早的一批外交官,出现了中华民国的第一任总理。回国后的这批西学所造之子历经中国晚清政坛的跌宕起伏,目睹了近代中国的荣辱兴衰。  留美幼童的命运,离奇曲折;他们的故事,美丽而忧伤。  他们有一个永远的名字:留美幼童。  《幼童》五集简介  第一集  留美幼童的故事和一个人密切相关,他就是中国最早的毕业于美国著名大学的学生--容闳。1854年,容闳毕业于耶鲁大学,到1872年中国开始派遣第一批留美学生,期间历经了18年的风云变幻和漫长的等待。有人说,如果没有容闳,虽说中国迟早也会派遣学生出洋,但既不可能这样早,更不可想像会有幼童出洋这样的奇想。容闳个人的传奇经历,造成了大清国历史上出现的留美幼童这样一个破天荒的事件。一个从来自诩为天朝上国的古老帝国为何要做出这一千古奇事?这120名幼童是谁?当年谁家的父母甘愿送年幼的孩子出洋?中国历史上首次官派留学生选拔条件如何?  第二集  公元1872年8月11日,大清国第一批留美幼童从上海出发,开始了他们计划长达十五年的留学生活。他们从上海出发,跨越太平洋,在美国旧金山登陆,来到了一个建立尚不足百年的年轻共和国。他们乘坐刚刚贯通北美的大陆的蒸汽  火车  ,到达美国东部的新英格兰,被分散居住在了40多户美国人家中。中国留美幼童以惊人的速度越过了语言障碍,成为他们就读的各个学校成绩优异的学生。在世界格局发生巨大变化的时刻,他们来到了引领这场工业革命变化的最前沿。1876年,中国幼童在美国参观费城世界博览会时,在西式服装外面仍然加罩长衫,而若干年后当他们脱去长衫,和美国孩子一起在运动场上追逐,甚至剪去辫子的时候,命运将把他们推向何方?  第三集  在美国新英格兰工业重镇的机器声中,在马克·吐温的小说的陪伴下,中国幼童在一天天地长大。中国学生分散在康州和麻省不同的中学学习,他们群体所取得的优异成绩。让美国人惊叹不已。根据不完全统计,到1880年,共有超过五十名中国幼童进入美国大学学习,其中二十二名进入耶鲁大学,八名进入波士顿的麻省理工学院,一人进入哈佛大学,三名进入了纽约哥伦比亚大学。中国学生迅速适应在美国的生活学习。当他们平时性灵上受到的沉重压力一旦排空飞去,言论思想便都和旧教育的规范不合,当孩他们脱去长袍厚靴,穿上运动装,当他们学会划船、溜冰、跳舞、唱歌、野营,日甚一日地爱上异国的文化习俗,他们已经身不由己踩到了危险的禁区边界……  第四集  1881年,原定15年的幼童留美计划中途夭折,全部学生被招回国。中国首次官派学生回国之后遭到社会的谴责,《申报》写到,“国家不惜经费之浩繁,谴诸学徒出洋,孰料出洋之后不知自好,中国第一次出洋并无故家世族,巨商大贾之子弟,其应募而来者类多椎鲁之子,流品殊杂,此等人何足以与言西学,何足以与言水师兵法等事。”回国后的留美学生参与了中国最早的电报、矿山、铁路的建设。他们历经中法海战,中日甲午海战……当年,李鸿章和曾国藩策划选送幼童出洋这一“千古未有之奇事”时,满怀期望这些出洋学生在掌握西人擅长之技后,可以帮助中国渐图自强。可是,当留美幼童回国之后,在变革的道路上举步维艰的国家却接二连三遭受致命的重创,濒临亡国的边缘。二十世纪初年,在灾难深重的中国,留美幼童--这些西学所造之子的命运又将如何?他们是否已经成为李鸿章的陪葬,将永远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消失……  第五集  晚清政坛的变化,使得这批西学所造之子的命运也随之发生变化。曾经被认为西化过重失信于朝廷的这一批留美学生,在20世纪初年,纷纷成为朝廷重臣,他们活跃在铁路、电报、矿冶这些新兴产业。在外交领域,他们更是当仁不让地代表大清国,足迹遍布世界各地。  1919年,这些当年的留美幼童平均年龄已是六十岁的时候,中国爆发了五四运动。这群在号称在民主、科学国度长大的留学生显然已经被高举“德先生、赛先生”两面大旗的新青年们遗忘。他们满口地道的英文,保留着西方人的生活习惯,但在一个革命了的社会,他们不但会被人看成前清遗老,还有洋奴之嫌,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,是他们谢幕的时间了。  这是一个百年的传奇,一群孩子的悲欢离合,一个古老国家的命运跌宕,他们是荒原中第一个探路人,是惊涛里最早的远航者,他们欢乐、哭泣、成功、失败,他们亲历激荡的百年,被遗忘,又被重新发现。
  • 关注公众号观影不迷路

  • 扫一扫用手机访问

 立即播放 量子云

选择来源

  • 量子云
10.0
网友评分
  • 很差
  • 较差
  • 还行
  • 推荐
  • 力荐
899次评分
10.0
网友评分
  • 很差
  • 较差
  • 还行
  • 推荐
  • 力荐
899次评分
给影片打分《幼童[乌鸦解说]》
  • 很差
  • 较差
  • 还行
  • 推荐
  • 力荐
我也要给影片打分

扫一扫用手机访问

首页电影电影解说幼童[乌鸦解说]

播放列表

 当前资源来源量子云 - 在线播放,无需安装播放器
 倒序

剧情简介

  他们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学生。公元1872年到1875年间,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一百二十名学生赴美国留学。这批学生出洋时的平均年龄只有十二岁,因此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——留美幼童玉女心经  130年以前,这批幼童远涉重洋,被送到了太平洋彼岸一个建立尚不足百年的年轻共和国,开始了他们计划长达15年的留学生活。他们被分配到了美国东北部新英格兰地区的四十多户美国人家中,快速适应着在美国的生活。他们以惊人的速度越过了语言障碍,成为各学校成绩优异的学生。同时他们也迅速适应了异国的文化,脱去了长袍马褂,活跃在各项体育运动的赛场上。  他们是美国哈佛大学、耶鲁大学、哥伦比亚大学、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,他们和美国大文豪马克吐温比邻而居,曾受到美国总统格兰特的亲切接见。十九世纪末,当世界格局发生剧烈变化的时刻,他们恰好被送到了那场工业革命的最前沿。  然而当半数孩子开始了他们的大学学业时,大清国却突然提前终止留学计划,全部留美幼童被招回国。  这批饱受欧风美雨熏陶的学子是中国矿业、铁路业、电报业的先驱。他们中出现了今天清华大学、天津大学最早的校长,出现了中国最早的一批外交官,出现了中华民国的第一任总理。回国后的这批西学所造之子历经中国晚清政坛的跌宕起伏,目睹了近代中国的荣辱兴衰。  留美幼童的命运,离奇曲折;他们的故事,美丽而忧伤。  他们有一个永远的名字:留美幼童。  《幼童》五集简介  第一集  留美幼童的故事和一个人密切相关,他就是中国最早的毕业于美国著名大学的学生--容闳。1854年,容闳毕业于耶鲁大学,到1872年中国开始派遣第一批留美学生,期间历经了18年的风云变幻和漫长的等待。有人说,如果没有容闳,虽说中国迟早也会派遣学生出洋,但既不可能这样早,更不可想像会有幼童出洋这样的奇想。容闳个人的传奇经历,造成了大清国历史上出现的留美幼童这样一个破天荒的事件。一个从来自诩为天朝上国的古老帝国为何要做出这一千古奇事?这120名幼童是谁?当年谁家的父母甘愿送年幼的孩子出洋?中国历史上首次官派留学生选拔条件如何?  第二集  公元1872年8月11日,大清国第一批留美幼童从上海出发,开始了他们计划长达十五年的留学生活。他们从上海出发,跨越太平洋,在美国旧金山登陆,来到了一个建立尚不足百年的年轻共和国。他们乘坐刚刚贯通北美的大陆的蒸汽  火车  ,到达美国东部的新英格兰,被分散居住在了40多户美国人家中。中国留美幼童以惊人的速度越过了语言障碍,成为他们就读的各个学校成绩优异的学生。在世界格局发生巨大变化的时刻,他们来到了引领这场工业革命变化的最前沿。1876年,中国幼童在美国参观费城世界博览会时,在西式服装外面仍然加罩长衫,而若干年后当他们脱去长衫,和美国孩子一起在运动场上追逐,甚至剪去辫子的时候,命运将把他们推向何方?  第三集  在美国新英格兰工业重镇的机器声中,在马克·吐温的小说的陪伴下,中国幼童在一天天地长大。中国学生分散在康州和麻省不同的中学学习,他们群体所取得的优异成绩。让美国人惊叹不已。根据不完全统计,到1880年,共有超过五十名中国幼童进入美国大学学习,其中二十二名进入耶鲁大学,八名进入波士顿的麻省理工学院,一人进入哈佛大学,三名进入了纽约哥伦比亚大学。中国学生迅速适应在美国的生活学习。当他们平时性灵上受到的沉重压力一旦排空飞去,言论思想便都和旧教育的规范不合,当孩他们脱去长袍厚靴,穿上运动装,当他们学会划船、溜冰、跳舞、唱歌、野营,日甚一日地爱上异国的文化习俗,他们已经身不由己踩到了危险的禁区边界……  第四集  1881年,原定15年的幼童留美计划中途夭折,全部学生被招回国。中国首次官派学生回国之后遭到社会的谴责,《申报》写到,“国家不惜经费之浩繁,谴诸学徒出洋,孰料出洋之后不知自好,中国第一次出洋并无故家世族,巨商大贾之子弟,其应募而来者类多椎鲁之子,流品殊杂,此等人何足以与言西学,何足以与言水师兵法等事。”回国后的留美学生参与了中国最早的电报、矿山、铁路的建设。他们历经中法海战,中日甲午海战……当年,李鸿章和曾国藩策划选送幼童出洋这一“千古未有之奇事”时,满怀期望这些出洋学生在掌握西人擅长之技后,可以帮助中国渐图自强。可是,当留美幼童回国之后,在变革的道路上举步维艰的国家却接二连三遭受致命的重创,濒临亡国的边缘。二十世纪初年,在灾难深重的中国,留美幼童--这些西学所造之子的命运又将如何?他们是否已经成为李鸿章的陪葬,将永远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消失……  第五集  晚清政坛的变化,使得这批西学所造之子的命运也随之发生变化。曾经被认为西化过重失信于朝廷的这一批留美学生,在20世纪初年,纷纷成为朝廷重臣,他们活跃在铁路、电报、矿冶这些新兴产业。在外交领域,他们更是当仁不让地代表大清国,足迹遍布世界各地。  1919年,这些当年的留美幼童平均年龄已是六十岁的时候,中国爆发了五四运动。这群在号称在民主、科学国度长大的留学生显然已经被高举“德先生、赛先生”两面大旗的新青年们遗忘。他们满口地道的英文,保留着西方人的生活习惯,但在一个革命了的社会,他们不但会被人看成前清遗老,还有洋奴之嫌,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,是他们谢幕的时间了。  这是一个百年的传奇,一群孩子的悲欢离合,一个古老国家的命运跌宕,他们是荒原中第一个探路人,是惊涛里最早的远航者,他们欢乐、哭泣、成功、失败,他们亲历激荡的百年,被遗忘,又被重新发现。

为你推荐

 换一换
  • HD
    黄政民/玄彬/姜其永/郑允荷/权赫/李天茂/崔知妍/
  • 已完结
    伊丽莎白·/培琪/Judith Ann DiMinni/坦米·布兰查德/Rick Zahn/
  • 已完结
    胡亚捷/张嘉益/李琳/苗圃/
  • 已完结
    吴京安/徐僧/孙宁/宗峰岩/王绘春/郝平/侯岩松/马捷/吕星辰/陈洁/楚月/
  • 已完结
    欧阳万成/汪可盈/钱信伊/马泰/丽萨·吉洛伊/高圣远/沙利文·琼斯/洲龙/林晓杰/安妮·张/迈克尔·哈尔尼/艾伦·麦克里奥德/高艾思/斯宾瑟·内维尔/詹妮·特兰/Esther K. Chae/克里斯廷·古德温/Dylan Stretchbery/Kina Bermudez/刘思思/
  • 已完结
    王刚/李丁/茹萍/宁静/张勇手/冯远征/辛明/盖丽丽/王频/魏宗万/王振荣/张京生/洪宗义/马书良/王光辉/颜冠英/徐小键/尚言生/陈渝生/端木新卉/杨昶/李永贵/韩英辉/李德旗/郭子豪/李瑞/李明臣/赵小锐/许福来/高志非/陈大成/贾健/张玉海/贾韵彤/张静宇/蒋国印/马永贵/朱小春/
  • 已完结
    许冠文/纳豆/戴立忍/吴中天/庹宗华/陈以文/梁赫群/黄健玮/林美秀/陈玉勋/庄益增/金士杰/维他亚·潘斯林加姆/林道禹/
  • 已完结
    西尔维斯特·史泰龙/斯科特·伊斯特伍德/薇拉·菲茨杰拉德/麦克·柯尔特/D·W·莫菲特/Anton Narinskiy/伊斯·巴尔韦德/Joel Cohen/La Monde Byrd/Patrick Millin/莱斯利·艾米特/Bret Aaron Knower/Beau Bommarito/Kevin W. Shiveley/John W. Harden/John E. Brownlee/Derek Polen/
  • 已完结
    施大生/吴竞/何音/刘冠雄/王宇/曹静/傅斌/许湘英/高淬/郑红明/张耐伯/安基/吴宗友/赵松/高狄/缪惠琴/武皓/宋养华/郑超/卢问章/张国良/凌一鸣/陈海银/伊峻松/
  • 已完结
    彭冠英/陈钰琪/富大龙/高瀚宇/陈小纭/王劲松/吴越/董洁/姚安濂/孙之鸿/宋家腾/何明翰/王远达/王婉娟/李智楠/
  • 已完结
    蒋雯丽/张鲁一/于荣光/李立群/吕中/杨青/卫仑/潘之琳/徐敏/许歌/王龙正/王子睿/
  • 已完结
    岳红/王虎城/刘敏涛/靳东/
  • 已完结
    何瑞贤/王星越/潘斌龙/臧洪娜/刘敏/嵇嘉禾/向夏/管乐/嗯呐朱莉/冯满/童瓜/刘背实/李嘉琦/周大为/卜冠今/周英俊/娄滋博/张垒/
  • 已完结
    杰米·福克斯/卡梅隆·迪亚兹/麦肯纳·罗伯茨/Rylan Jackson/凯尔·钱德勒/格伦·克洛斯/詹米·德米特鲁/安德鲁·斯科特/福拉·埃文斯·阿金博拉/罗伯特·贝斯塔/巴希尔·萨拉赫丁/汤姆·布里特尼/本·范德梅/裘德·马克/卢扬达·乌纳提·刘易斯·尼亚沃/托比·班特法/Leela Owen/Cruz Hadley/Zion James/Ivan Ivashkin/
  • 已完结
    贾梅尔·布利萨特/Rayan Bouazza/斯特芬·凯亚尔/吉约姆·卡内/莫里斯·陈/Schmitt Charly/艾蒂安·吉鲁-科文/琪塔·昂罗/约翰·海尔登贝格/纳西姆·斯艾哈迈德/亚历克西斯·曼蒂/Laurent Merillon/
  • 已完结
  • 已完结
    李羚/何伟/谢园/曹翠芬/朱晨迪/沈洁/
  • 已完结
    胡亚捷/金梦/麦文燕/丁嘉元/荣蓉/奇梦石/徐玉兰/
  • 已完结
    向安奎/潘林/谢志/
  • 已完结
    布莱特妮·奥格拉迪/詹姆斯·莫罗西尼/阿莉西娅·戴柏南·凯里/德文·特雷尔/嘉文·莱特伍德/蕾娜·哈迪斯蒂/妮娜·布隆加登/大卫·汤普森/麦蒂森·达文波特/Myhraliza Aala/Tyrone J. Criss/A. Brian Daniels/Francisco Diego Garcia/Tommy Hestmark/Timothy Krabill/Jesaar Landavaso/海莉·基娜·劳腾巴赫/达娜·米利肯/John Michael Murphey/阿里·诺德利/

最新资讯

更多

评论

评论已关闭